来自 财经 2023-01-19 10:59 的文章

担负起“走在前、挑大梁、多作贡献”的重大责任(权威访谈)

原标题:担负起“走在前、挑大梁、多作贡献”的重大责任(权威访谈)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要准确把握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,敢担当,善作为,察实情,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,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,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。新的一年,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?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。

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优质增量

记者:江苏是东部沿海省份,也是发展热土,2022年江苏经济工作交出了怎样的答卷?江苏对促进2023年经济平稳运行,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担负起“挑大梁”重大责任有哪些考虑?

信长星:2022年,江苏坚决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的重大使命,积极应对远超预期的多重困难挑战,实现全年经济运行持续回稳向好。预计2022年全年经济总量达12.3万亿元左右,又跨上一个万亿元台阶,这是建立在提高质量效益基础上的增长,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。

做好今年经济工作,要落实好优势区域要走在前,经济大省要挑大梁,各地区都要多作贡献的重大要求,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重大要求展开。

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,有着区位优势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优势、对外开放优势、科教人才优势、区域协调发展优势、营商环境优势。把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好,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我们就能赢得战略主动,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。

作为经济大省,我们责无旁贷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优质增量。不论是GDP,还是其他各项关键指标,我们都将在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基础上,争取更好的结果。

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一翼,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板块,是“一带一路”的交汇点,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战略叠加优势,不仅要把江苏自己的事办好,更要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,在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上多作贡献,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多作贡献。

聚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

记者:经济工作千头万绪,江苏如何从实际出发,纲举目张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?

信长星: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。我们提出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,就是要从战略全局出发,结合江苏省情实际,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、提振发展信心入手,抓住重大关键环节,纲举目张做好各项工作。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,围绕加大财税金融支持、援企稳岗扩岗、降低物流成本、着力扩大内需、外贸外资稳中提质等,推出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、更为解渴的一揽子举措,进一步促进经济运行回稳向好、率先整体好转。

一是在扩大内需上走在前。我们将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大力营造便利消费的环境条件,培育消费新增长点;加快推进一批打基础、利长远、补短板、调结构的重大项目,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,破除各种隐性壁垒,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、能发展、有作为。

二是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在前。江苏是制造业大省,必须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立省之基、强省之要。我们将扎实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,狠抓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升级,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,加快推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。

三是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上走在前。江苏科教资源富集,我们将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统筹推进、协同并进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加快建设教育强省、科技强省、人才强省,为开辟发展新领域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。

四是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走在前。江苏人口密度大、能源消耗大、排放强度大、生态家底薄。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,加快产业、能源、交通运输、空间结构等优化调整,坚决遏制“两高一低”项目盲目发展,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加快建设美丽江苏,全面提升生态“含绿量”、增加发展“含金量”。

五是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走在前。江苏是靠“吃改革饭,走开放路”发展起来的。我们将深入推进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改革,加快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,用更多改革成果为经济发展赋能增力。将聚焦政策、市场、政务、法治、人文五个方面,擦亮江苏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“金字招牌”,让更多的人才、企业、资本向往江苏、选择江苏、扎根江苏。